My Profile Photo

wlnirvana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侠骨柔肠

“世间有无情人,却有深情妖。自从三十六岁下山以来,立誓尝遍人间美酒、杀尽天下妖魔。唉..孰知~孰知~如今..酒喝多了,只是成瘾乱性,妖怪杀光了,也无法渡化人心。唉..哎~扪心自问~这些年来究竟干了啥正事?罢矣~不如回山上重新修炼吧~”

——酒剑仙

 

以前是很少看童话的,即便卡通动画,也只看过为数不多的那么几部:《圣斗士星矢》、《龙珠》之类,都是那种主人公经受百般磨练与牺牲,最后拯救地球的故事。相对而言,武侠RPG、小说倒接触得多一些。不过,侠客的故事,多数也是充满了坚强刚毅的男性色彩。可能是受此影响,自己一直以来也向往着类似的生活方式,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形容词,只好称之为“侠骨”,姑且举几个例子来描述其内涵。

 

比如大气的胸襟与境界。记得有篇课文,《滕王阁序》,公认的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风景固然美丽,但我却更喜欢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几句话。尤以后八字,仿佛从一种超乎天地尘世的视角,审视苍穹,俯瞰大地。着笔如此大气,当有同等的视野与抱负,令我佩服。而很多古诗文中常见的诸如亭台参差、翠竹掩映等细节,虽极尽精致之美,在我心中却始终低一个境界。

 

再如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过这样的字眼可能更接近于英雄。虽然我不介意做英雄,但有时候,桀骜不驯、自由不羁的侠客更令我神往一些。我曾无数次在发呆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漂泊四方的侠客,如风一般,孑然一人,来去无踪,知己不多,朋友不少。没有了英雄所承担的各种光环和期待,这种接近于浪子的生活,似乎更有几分“侠”的意味。

 

当然,如果只能在英雄式的人生里面做个选择的话,我也还是很愿意的,有英雄做总比没得做强,毕竟我也是个俗人嘛。不过,除了正直、坚忍之外,我总是觉得,英雄一定要有一些悲剧色彩才完美。记得王炎曾向我转述过一段对巴拉克的采访,大意是问为什么巴拉克要选13号球衣。他说:“13在西方人看来代表着厄运、苦难。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背负苦难,那就让我来背吧。”我的潜意识里,似乎认为只有巴拉克这样的人才是真英雄。为了他人承受巨大的磨难,甚至牺牲生命,够男人。

 

以上种种,或许只是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或多或少可以勾勒出一些我对“侠骨”的理解。遗憾的是,我却远远做不到侠的境界,而是成了一个粗人:不懂得讨女生欢心,不喜欢处理人际关系,甚至都不太会关心他人。朋友们也评价我,说我很粗线条,甚至有点傻。我倒一直没太放在心上,谁让我天生就是一个硬朗的汉子呢,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与这种很硬的侠骨相对的,是一种柔软的人生,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水滴石穿。老子说,“上善若水”;金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似乎都有点这种味道。

 

我以前是没太追求过这种境界的。当然,老实说,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是没特地思考过软与硬的不同人生的,更谈不上刻意追求哪一种。但至少在潜意识里,我多半是更向往那种豪迈大气的生活的,性情不伪,热肠终在——虽然最终我很无奈地成为了一个有点傻的粗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却越来越发现,柔软也可以是很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有时可能来自柔软背后的坚硬,比如水滴石穿;但有时则可能完完全全来自柔软本身。

 

比如童话故事带给人的温暖,可能比手起刀落惩恶扬善的快感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又如仙剑奇侠传中,酒剑仙被蝴蝶精彩依对刘晋元的爱所感动,突然大彻大悟。一生糊糊涂涂、放浪形骸的他从此回蜀山静修。即便在传授李逍遥酒神咒,送他入锁妖塔的时候,酒剑仙说的话也给人以历尽沧桑的无奈感,再没有侠行天下的锐气。

 

即使在追求真知的辩论场上,最能打动人的,也不一定是讲得最有道理的那个辩手。对于不太打辩论的观众而言,理性的尖刀往往不能博得共鸣;温柔的语气,大方的仪态,则常常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回想自己三年以来凌厉的辩风,曾无数次咄咄逼人地与对手单挑,欲追求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不禁哑然失笑。

 

大一八院系的时候,应该是在决赛结束后的分享会上吧,长风师兄的老婆(01级生科辩论队队长)曾评价说,岭院的人出去会给人一种“外表soft,内心hard”的感觉。当时只觉得这句话放在温文尔雅的长风师兄身上,的确是非常合适,却并没有思考其更深刻的内涵。如今看来,外柔内刚,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再往前追忆,在我刚上大学一个月时,哥哥偶然听到两首熟悉的校园歌曲,遂写了一封回顾大学生活的邮件给我,简短却意蕴深长。文中哥哥为我提出唯一一点希望,就是“侠骨柔肠”,也即是本文题目的来源。不知哥哥的意思是外刚内柔还是外柔内刚,不过,也许两者并没有太大本质差别,又何必细细区分呢?只可惜,三年弹指而过,自己侠骨尚未达成,柔肠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大学只剩一年时光了。除去在美国的一个学期,剩下的日子几乎可以扳着指头数清楚。半年的时间,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改变,是延续一直以来“简单粗暴”的风格,还是或多或少的领悟一点柔软的力量。朱苏力教授在2006年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礼上,曾以《你柔软地想起了这个校园》为题致辞,谨以此文中的一段话结尾,纪念我绿林好汉般的大学生活。

 

“在这个因市场竞争而日益理性和匆忙的年代,说实话,我希望你们保持这样一份真性情。有所追求但不刻意,渴望成功但也接受平凡,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事业上,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无论是面对爱情还是面对功名。我在其他地方说过,不是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但也不是一切努力都有结果;不是最努力的就一定最有结果,更不是努力就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不要把生活变成一项志在必得的竞赛,因为生活不是竞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