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rofile Photo

wlnirvana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徘徊在宗教的门外(三)

关于信不信宗教,今天和Amy聊天时候,又有了一点点新想法。

 

Amy说,当年她从一名无神论者成为一名基督徒的之前,做过大量的研究,来求证圣经里面故事的真实性。结论是,她相信里面的内容多过不相信。我并没有仔细问她,不知道她是指,把《圣经》作为一个整体,相信多过不相信,还是《圣经》里面既有相信的内容又有不相信的内容,但相信的居多。不过我追问了她,“为什么既相信又不相信”。她说,这要看你为自己设定的条件了:满足哪些条件,你就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名基督徒;满足哪些条件,你可以相信它是真的。

 

这是一个很出乎我意料的回答:它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首先,我从未想过,宗教信仰是可以被“条件”的。《圣经》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宗教经典,element每周的Christian Service,除了礼拜,就是分享研读《圣经》的最新体会。如果连《圣经》都不完全相信,还何谈基督徒呢?所以,我一直以为,应该仔细地研读《圣经》,证实了里面那些天方夜谭的真实性,才能踏实地信仰基督教。而昨天Pauline的经历,又使我觉得,如是突然跟上帝有了对话,这种顿悟升华为宗教信仰,于我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种近似“满足A大于B的条件就认定自己为基督徒”的方式,一来好像太过理性,二来有点儿戏轻佻,同时又好似一种妥协。总而言之,非常奇怪。

 

另外,我也觉得,一旦进入Amy这种思维模式,就好像是自己已经开始期待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就等着条件成立的那一天了。换言之,为什么不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呢:不满足XYZ条件,我就不成为基督徒(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受Amy那句话的启发,是关于真与假的。最近我开始看《圣经》,以及一本关于《圣经》真实性的书。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判定知识与经验的真实性。

 

比如以前打辩论的时候,为了在场上不至于被对方问得答不出话来,我总是习惯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某一观点的论证过程。譬如说,“私家车过多加剧了国家能源危机”,相关采访报道不在少数。但我觉得这不够,于是找到了里面专家的一句话,“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够了吗?好像还不够,于是又去查汽车烧的是什么油,这种油和石油是什么关系,占了多大比例,石油对外依存度是如何计算的,有没有其他指标,等等。

 

老实说,照这样查下去,是很难有尽头的。每一步都有新知识,但同时也有更多的新疑问。所以,到底应该查到什么程度,内心就可以认同自己得到真的知识,不必继续怀疑,继续研究了呢?对于辩论赛而言,这不难回答,毕竟我们准备时间有限。可是对于学者,尤其是哲学家而言,这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涉及到人的认知过程,到底什么才是“真”,什么才是可靠的经验与知识?笛卡尔认为听觉、视觉都不是足够可靠的,唯有“我思故我在”。巴克莱主教曾说过,“存在即是被感知”。我对这些哲学家的具体思想并不十分了解,但我隐隐觉得,他们涉及的,正是“什么是真,什么是可靠的知识”这样的命题。

 

似乎扯远了些,但我的疑惑就是,我该如何确定《圣经》里面故事的真实性?

 

恩,不知为什么,又突然觉得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了。如果能找到若干史料,相互印证,构成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或体系,那不就可以认为它是真的了吗?那我下午的时候为什么把这个“真与假”的问题想象的那么复杂了呢?忘记了。。。

 

呼呼~~看来我真是寂寞得超出天际了~花了一个晚上在思考和整理这些问题。。。恩。。其实还有一个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今天也和Amy讨论得热火朝天来着。。不管了。。不写了~睡觉去~!

 

55555~我的第一篇不见了。。。。再次哀悼一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