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rofile Photo

wlnirvana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无题

人大约是种很微妙的动物,至少我应该是这样的。

 

Bob带我们回顾整个Chan Program,让大家画一幅画来表达。思考许久,冥冥之中,竟发觉Chan Program之于我,正好像那次去大峡谷经历时经历的一幕:两岸是起伏的高山,中间流淌着平静的河水;在横断的高山背后,那看不到的远方,或许是New Mexico,或许是Colorado,却有着湍急的浪花;而平静的我,则正站在那平静的河边,平静地发呆。当然,那远方湍急的浪花,自然是后来跟朋友聊到自己的失望时,朋友告诉我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类比呢?

 

记得来项目中期retreat的时候,Amy让大家思考自己对项目有什么感受。我惊奇的发现,自己基本上什么感受都没有。应当承认,由中国到美国,的确是有很多不同的:从食物、天气、交通、建筑这些可触可感的东西,到人的性格、交往方式,对工作、对朋友、对人生不同的理解方式,等等等等。差别确实不算小,我也的确都感受到、注意到了。可是奇怪的是,不管怎样的不同,对于我来说,就是不make sense。

 

仔细想想,这或许和我对很多事物都不太敏感的性格有关。别人天天都讲如何如何的culture shock,美国如何之好以至于不想回国了,哪里的风景如何美丽,等等等等。可是对于我,很多事情也都经历过,却始终缺乏那种感情上大的惊喜、意外、冲击;似乎从中国到美国,半年的时间里,生活没起什么涟漪,说过去就过去了。哪怕是和第一个homestay相处的那段不太愉快的经历,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如今回头看,也不再对我make sense。所以,无论是中期的retreat,还是一直到今天的回顾,几番回味,我都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跟在国内没啥两样~”

 

正因此,内心不免也经常慨叹一句,“哦~原来国外也不过是这个样子”,生出几分悻悻的失望,一如峰回路转、几经周折,见到传说中的科罗拉多河一般。

 

然而,这只是此刻看到的情景罢了。这里的河水的确不怎么湍急,可谁知道在大山的那一边,又会是如何情景?在四时变化里,又会是如何情景?同样的,此刻的我,回头看这半年的经历,不管喜的、悲的,似乎都收获甚少。然而,呵~又有谁知道?

 

再有一点,得益于Doris的启发。

 

如之前所述,去大峡谷之前,我除了确认了搭便车的几条注意事项,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我不知道要带多少吃的,只买了几个香蕉,结果撑了整整4天(在别人的帮助下);我不知道路上有哪些城市,不知道花多久可以到达,不知道夜宿何方,连地图都没带就上路了;我不知道要带哪些装备,途中Daniel问我,你带这个了吗带那个了吗,问到最后,非常无奈、甚至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说,“oh…you actually got…...nothing”;我不知道大峡谷的任何情况——除了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地方叫大峡谷——以至于在里面玩了半个小时之后,我问了同行的韩国朋友一句“咱们不需要买门票吗?”他回答说“不用啊~我们已经在大峡谷里面了啊~”“啊?我们已经在大峡谷里面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

 

然而,心中却始终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憧憬。

 

于是,我上路了。

 

Bob问我们,自己来美国之前的那些expectation,实现了吗,或是很失望吗?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此行来美国,不也正好像去大峡谷一样吗?我既没有预期美国好,也没有预期美国不好,而是根本就没有预期。可是,心中却终究有着一份憧憬:我不知道洛杉矶是什么样,不知道那里多动乱,不知道UCLA和USC之间的故事,不知道那些好玩的好吃的都在哪里,我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我想去看看,看看那里的世界。

 

Doris的presentation排在我前一个。结尾,她画了一扇门。她说,一段新的旅程或许正在等着她去开启。

 

她的话,倒没让我有太大共鸣。然而,那扇门,却刹那间勾起了我似乎很遥远的回忆。不知是在某部动画片,还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有一片漆黑的世界。世界的尽头,有一扇门。推开门的一刹那,极亮极亮的光打进来,根本看不清外面有什么东西。可是,在那黑暗之中,以及在刚刚打开一条极细的门缝、第一丝刺眼的光线投射出空气里漂浮的灰尘那个瞬间,我的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懵懂和憧憬。我不知道门后有些什么,确切的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未经考虑的问题,一块不染一尘的琥珀,一片永远静静飘着雪花的苍茫雪原。然而,我知道,我要去拉开那扇门。那门后,有些什么东西在等着我。

 

我的内心跳跃着一种冲动。我爱那扇门,爱那未知的未知,爱那不息的变幻。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