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形而下的书中非常出众的一本了。比之于立人的前几本必读书目,这本书反倒更合我胃口一些。
应该说,这本书的题目非常具有欺骗性。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把它和市场上汗牛充栋的成功学、管理学书籍归为一类,几乎想要打入一辈子都不会翻一下的冷宫。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也许有些极端。
书的内容整体而言还是偏操作层面的,这多少让我有点意外。我记得立人讲他们想要的是心怀理想、脚踏实地的人,可是在他们的必读书目里,十本当中有三四本都是器物性的、操作性的。靠这样的方式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觉得很难讲。
不过,这本书却让我有些惊喜:原来形而下的书一样可以写的很出色。卢森堡是搞心理学的,对很多实验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引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撒谎的孩子跟他父亲的沟通,我看的时候很想把这个例子推荐给我老爸,让他也试着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合不合适。除此以外,作者几乎在每章后面都还附上了简单的练习题。这种练习题跟做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不同,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每个题目作者自己的想法也清晰明了。
至于收获嘛,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改变。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当自己一味向别人抱怨的时候,先停下来跟自己沟通一下,想想为什么我明明是自由的、可以不这么做,我仍旧选择了这样。用“我选择……是因为……”的句式,可以很有效地从自身找到原因。这对我很有用,因为它不仅仅是句式变换,更重要的是暗含了一种自我意识,让我去反思、剖析,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真正看重的东西。
再有就是观察和感受要分离。当然我觉得平常的生活中完全没必要这样,要是每天跟老婆孩子讲话还要走卢森堡的四部曲的话真的是又无趣又累个半死。但是在沟通发生障碍的时候,尤其是当分歧很大就要吵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详细而明确地指出事情的细节真的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好比我简单地概括说A是个很自负的人,平常这也许没什么,大家可能都了解他,即便不了解也未必有人会较真。可是要是跟A发生争执了,我脱口而出就是一句“你是个自负狂妄的家伙”,除了会激化矛盾,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效果了。但如果我能举出例子,比如“上周你××××了”,情况就会好很多:A可以解释,可以反驳,也可以有的放矢地改正自己的行为。总而言之,陷入无休止的争吵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
还有一点,但是。。。我怎么又忘了。。。
不过我想起来上次想说的是什么了。我在想,我是不是内心还不足够强大?晏阳初在定县的时候,是几十个博士、海归一起驻扎在农村。不仅是他们,后来连他们的家人都跟过来了。可要是我是一个海归的博士,不管放在现在还是放在民国时期,我都未必有足够的勇气一头就扎进乡村里去了。我会担心我的老婆孩子、我年迈的父母,可能也会想着赚钱、过体面的生活,等等。可是我内心总归会埋着这个梦。但如果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有一群激扬文字的二愣子跟我一起去追寻梦想,去戍边也好种地也好创业也好教书也好,我八成都会义无反顾。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一直觉得敬地很牛,不是因为他拿了三年国奖发了paper去了美帝,而是因为他在那样一个环境中仍能做到坚持自己。他所在的学校,是很多富二代考不上好学校直接给送过去读书的地方。大家吃喝玩乐逃课喝酒,蹦迪、搞乐队,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班里还有传说中的四大金刚,那种几乎不来上课型的。总而言之,是个几乎没人学习的地方。然而,敬地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非但没有堕落,反而愈发刻苦。这种不努力的氛围,反倒成为一种优势,使得敬地很快地突出出来。他期末作业写了一个数独,老师无论如何不相信是他自己做的,说是他从网上找的。直到他把源代码给老师看了,老师猛然之间发现自己班里有这样一个好学生。此后的多加培养,自然不必多说。
我一向以为环境决定人的高度,可是敬地让我看到了个人的强大。反思自己,还未必能有这样的心境。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