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的时间控制很差。8.1号到了成都,从当晚到今天,只要有活动,不管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我印象中从来没有按时结束的:比如有时某人的演讲超时了;有时某人又有些观点特别想表达,又站起来blablabla了五分钟;有时候甚至没能按时开始——迟到也好,玩游戏超时也好,等等。当然,或许还有活动准备上的漏洞:不少环节工作人员都忘了计时、提醒,甚至压根没有提前通知演讲者演讲时间。
我觉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大学的时候参加过社团,有些社团很注重效率、注重时间观念;大三我还去银行实习过,好像也从没见过迟到的人。可是在公益机构里面,时间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我在ICS实习的时候,发现那里的人时间观念也特别差。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有一次贾蔚姐让我去催大家交早该提交过了的年报稿件,江华一边在跑步机上放松一边说:“你这怎么让我交得出来吗?每天那么多事情!你让我一个字一块,我保证交!”言下之意,“真的太忙了,虽然已经推了好几次了,可是实在还是搞不定啊老大!”我当时就隐隐觉得,schedule、deadline对于公益机构的很多人来说好像没有太大效力,一个活动被取消、推迟或者临时发生变动,包括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发生变动,似乎算不得什么大事。
单纯地就“时间观念”这一个维度来说,这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事。可是我觉得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因为时间控制差还伴随着另一面:对个体的充分尊重。就拿立人年会中的不少演讲来说,很多次嘉宾发言已经超时了,主持人还是不直接打断他,而是提醒一下“已经××分钟了”或是“请注意时间”,一般都会让演讲者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当然,为什么演讲者会超时、主持人有没有和他提前做沟通、他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的。不过如果略去这些不谈的话,至少演讲者的发言是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的——虽然按照规则我们完全可以强行打断你、哄你下台,但我们更愿意用一种平和的方式来处理:等待你迅速地结尾、完成演讲。
我觉得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蕴含了一种张力:规则与个性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一切都按照规则来,效率会很高,也很公平,就算结果不那么完美,大家也容易接受:毕竟之前对规则、流程都有了一定预期。允许个性突破规则的边界,则容易迸发想象力、引出激烈的交锋。还以这次年会为例,不少人的超时演讲中都有即兴的成分;台下的志愿者也常常就某个话题直接做出回应,随即而来的可能就是一场计划以外、但十分热烈的探讨。
两种方式无疑是利弊兼有的,最佳的平衡点恐怕则要因人而异了。于我个人而言,我似乎还是希望效率能再提高一点,利用好停车场,同时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更彻底的头脑风暴,效果会不会更好?毕竟,一场年会竟然能把创始人和理事都讲睡着,是不是也有点太过枯燥、效率太低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