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Profile Photo

wlnirvana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谁要清理“低技能群体”?

按:在我看来,“低端人口”(包括清理)是一个强烈的侮辱性词汇,强行将人物化、分出高低优劣,甚至会引发优等民族、种族隔离/清洗的法西斯想象。因此,我更愿意用“低技能群体”来指代那样一群人(假设真的存在边界清晰的那样一群人的话)。

这几天,借着“西红门大火”的由头,北京强势推进了轰轰烈烈的清理“低技能群体”行动。尽管官方极力澄清否认,但实际上,从不少政策文件到各种强制腾退行为,无一不透露着对外地人基本人格和生存权的排斥。之后对于舆论的强权控制,更是令人心寒——看着微信微博上为数不多靠截图才保留下来的寒风中的老人、匆忙迁徙的家庭,以及随手可见的“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心里悲凉与愤怒交织。啊,这就是北京呵!我们的祖国!我们的首都!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屁股决定脑袋的荒谬运动。但更加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那些官员们会想出这样的政策呢?几乎我身边的所有朋友,从北漂到白领到北京土著,无一例外都反对清理“低技能人群”。但如果真的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的话,这项政策到底从何而出?

一种解释是,政府压根就是个庞大的利维坦,不为百姓中的任何利益阶层代言。只要某项政策对于极少数的统治者而言是有利的,他们就会驱动政府这个怪兽去做这件事。但这种解释很让我纠结。一方面,就事论事,我认同这次清理行为绝大多数的责任在政府。另一方面,(尽管未经严谨论证)我却始终没能说服自己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而前两天跟人吃饭时候的闲聊,又让我有了看待这次事件的新的角度——未必称得上是一种解释,但确实让我开始反思。

起初,大家的态度很一致,都在批判政府的这次清理行动。

A:“以前我们院里有个老太太在那儿卖菜,买个什么东西可方便了。后来让人给撵走了,现在买趟菜都得跑XX,得老半天。”

B:“我今天早上想在淘宝上买东西,人家都说北京暂时发不了,得到年底才行。”

C:“那些高层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清理低端人口对他们的生活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才不会上街买菜或者在网上买便宜东西呢。”

……

突然,B提了一句:“不过清理清理也对,有些人的素质确实低。像街上天天送外卖的、快递什么的……”

C:“边骑电动车还边看手机视频,还逆行,是吧?”

B:“对,都开的特别快,不遵守交通规则,特别危险。我昨天差点被一个人撞了。像把他们都清理出去,以后北京寄快递都用顺丰,整洁有序,打造高端城市,也符合北京首都的定位不是?”

……

听着他们无心插柳的对话,我压抑困惑了几天的心弦却被怦然拨动了,一种交织着无奈、理解、凄凉、悲愤的复杂情绪荡漾开来。

是的,我们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安全有序、环境优美的社区当中,交游之人都谈吐优雅、学识渊博,能够分享自己的乐趣、听懂自己的幽默?可是当我们心怀这样的期待的时候,难道不该想想是谁在维护着这“高端”的环境吗?是那些起早贪黑的清洁工,是那些住在地下室的保安,是为我们送货上门的外卖小哥……这些工作的门槛并不太高,所以让我们姑且用“低技能群体”来指代这样一群人。那么从整体的统计规律上来说,我们也许能为这个群体找到很多标签,比如:来自小城市、农村,收入低,不会讲外语甚至普通话也有口音,没受过高等教育,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情趣,不懂艺术……一言以蔽之,从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各个角度来说,他们似乎都不是“我们”这个圈子里的。

作为事实判断来讲,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可若以此为由清理走了他们,那么这个“高端”圈子还能运转下去吗?让一个家里几套房的北京土著去扫厕所,让一个堂堂海归去送快递,他们能愿意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NO。经济的自动化、全球化会为明天带来什么我不知道,但起码对于现在,再高端的环境都需要“我们”圈子之外的“低技能群体”来维持。

退一步来讲,即便海归、土著们真的都愿意屈尊俯就了,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清理那些来自外地的“低技能群体”了吗?不!也许市场会最终选择英语流利的海归来送外卖,迫使不懂外语的“低技能群体”失业返乡;但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无权侵犯TA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强迫TA离开某地。如果为了打造高端城市而想强行清理这些“素质确实低”的人,那我们跟纳粹治下失去人性的狂热之众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无论从经济学的理论还是保护人权的道义角度来说,清理“低技能人群”的政策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然而,B、C提到的例子却也是不少人真切的体验——北京人口众多、人员复杂、城市负载过重,影响了不少中产阶级以上人的幸福感。别说中产精英、本地人口,就连我一个刚刚就业的北漂,也曾多次抱怨地铁人多戾气重、北京生活不快乐。(不过令我欣慰的是,我一直以来下意识的解决方案都是要将北京的各种资源分配给不发达地区,从而吸引人们到其他城市就业;而从未想过要将“低技能人口”清理出北京。)

这样的问题当然应该引起重视,而且首要应当是政府的责任。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与其指责“低技能群体”脏乱差、闯红灯,想要把他们清理出北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换一种更加包容、博爱的心态去接纳他们呢?毕竟,谁天生就愿意住在有各种安全隐患、又教育水平低下的社区呢?如果不是迫于生计,又有谁愿意打多份工,每天起早贪黑高强度工作10+小时?北京不只是你我坐在写字楼里谈笑风生的光鲜,也有他们夙兴夜寐风雨奔波的艰辛。如果我们能拥抱、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北京,也许他们也会慢慢懂得垃圾分类、礼让行人等城市生活的细节,也许他们慢慢得也就成了我们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